返回

流放,医妃搬空库房悠哉逃荒

首页
关灯
护眼
字体:
第229章 制作水泥(爆更)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    注:因爆更了十章,导致章节上传错误。阅读内容接不上的,往前再翻几章节便接上了!抱歉!

    谢菱歪了歪脑袋,清凌凌的杏眼反射出顾危绝美的五官,“你觉得我会怎么选择。”

    顾危负手而立,眼眸里一片风轻云淡,“我的阿菱,是这世间最勇敢,最有主见,最有才干的女子,定不会乖乖躲在别人的羽翼下。即便这个人是她的——”

    顾危说到这里,语调略显委屈无奈。

    “亲亲夫君。”

    谢菱笑得灵动狡黠,眨了眨眼,“知道就好。我先说好,我的观念和你,还有徐行之他们可能不太一样,你们要做好准备。”

    “当然。”

    顾危不死心,又追问了一句,“但是阿菱,你真不愿意给我一个保护你的机会吗?”

    谢菱挑眉,“难道只有将她放在羽翼下才是保护?给她更广阔的天地,让她更完美漂亮的成长,不才是正确的保护吗?”

    顾危闻言,久久不能回神。

    而后,清浅一笑。

    “是我愚昧。谢主薄,请——”

    今日县衙里坐满了人。

    吴大强,风间青璃,谢行之,高存意四人早早就坐好了。

    经过顾危的大换血,现在思南县的重要职务全是他的心腹。

    四人看见谢菱前来,远远的就拱手行礼。

    “见过谢主薄。”

    神色郑重,是真的将她当同僚。

    谢菱赶紧回礼,笑道:“县衙上我们是同僚,县衙下该是妹妹的是妹妹,该是侄女的是侄女,还和原本一样,不能乱来哈。”

    语罢,众人哈哈大笑,气氛欢快。

    顾危给每人倒了一盏茶,“都是自己人,咱们就打开天窗说亮话了,你们觉得思南县还有哪里需要改进的地方吗?”

    徐行之摇头,“你已做得很好,剩下的不外乎赋税,兵役,那是朝廷的事情,目前我们还没法干涉。”

    风间青璃和徐行之意见一样。

    石华倒是有意见,“我觉得土地地力不行,百姓粮食年年减产。不过谢主薄之已经说了有方法处理,等秋收后看看效果即可。”

    谢菱开口便一鸣惊人:“你们是不是准备造反?”

    五人齐齐愣住。

    顾危瞪大眼:“很明显吗?”

    谢菱心想,你们的政策看似围绕思南县展开,实则全是以北江国况为根底,就差把北江给掀了,我会看不出来?

    谢菱扫视了一圈,“我有很多套完整的方案,不管是官员制度,土地制度,财政制度,还是选拔人才.......不仅可以加强中央集权,还可以增强国力,提高生产力。”

    说完,又费劲巴拉的解释了一遍什么是中央集权,生产力。

    顾危单手敲了敲桌案:“你简要解释一下。”

    谢菱将三省六部制,科举制等制度简要叙述了一下。

    看着徐行之等人震惊的眼神,谢菱感叹,架空朝代就是舒服啊。

    华夏文明五千年不是白吹的,随便讲一个制度出来,就将这群古人唬得一愣一愣的。

    他们甚至拿出了纸笔,谢菱边说,他们边记,不肯放过一个字。

    不过天才在哪都是天才。

    徐行之和风间青璃立刻就发现了科举制和三省六部制的弊端。

    徐行之拱了拱手:“谢主薄这个方案确实不错,但是权力过于集中,容易导致**不公,部门太多,政务效率会低下。最后三省之间政务重叠,难以有效的分配和管理资源.......但不得不说,这个方案已经趋近完美,我暂时也想不出更好的。”

    风间青璃撑着下巴,“科举制也有一定的缺陷,考试内容太过僵化,会束缚学子思想,并且舞弊行贿现象肯定会严重。但是,确实也找不到比科举更公平的选拔人才制度了。总比现在的好。”

    谢菱点头,“你们说的没错,是这样,所以我也只是简要说一下。我们现在的目的,我觉得是三个字,得民心。

    所谓得民心者得天下。北江的百姓早就厌恶了北江朝廷,只要我们拿出好看的政绩,诱人的条件,用乡下包围县城州府的办法,获得百姓的支持,待揭竿而起那日。定能势如破竹,直捣黄龙。”

    顾危闻言亮起眼睛,“那你说待如何获取百姓支持?”

    谢菱勾唇,手中的毛笔在白纸上画出一个方形图案。

    “造学堂。广收寒门子弟,束修少收甚至不收,培养人才。”

    “建城池。思南疆域辽阔,扩大思南的县城面积,将思南打造成人人向往的桃源乡。”

    “广征兵,广收流民。扩大人口基数,提高实力。”

    顾危等人愣愣的看着谢菱,眼里满是震撼。

    谢菱继续道:“这些所有的第一步,需得保证每个来思南的人都不愁温饱。至于怎么不愁温饱,那就得靠土地粮食,我之前偶然获得了许多种高产植物,十分好养活,等这批秋收

第229章 制作水泥(爆更)(1/3)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

   《 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 》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